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9-20 20:48:11 阅读:

本篇文章1631字,读完约4分钟

油价一再上涨,停车费持续上涨。就在车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时候,目前一笔汽车排污费或者收集到的信息又会再次让大众大叫:“我买得起车,我买不起!”那么,是否应该征收车辆排污费呢?什么收集方法不会不公平?一时间,这成了汽车市场讨论的热点。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信息:汽车排污费之风死灰复燃

与碳税和拥堵费一样,汽车排污费的信息也成为汽车市场的热点。目前,据报道,政府正在计划对汽车征收排污费,目前已经处于示范阶段,预计将在十八大后实施。第一步,可以以“北至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为试点,逐步推向国内。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传闻此时车辆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可能与车船税相同,按排量征收:即排量在1.0以下,1.1-2.0,2.1-3.0,3.1-4.0,4.1-5.0,按不同税费征收。

事实上,车辆排污费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早在199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联合发文,在杭州、郑州、吉林开展排污收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当时征收排污费,小型车300元/年,中型车500元/年,重型车600元/年,摩托车、助力车50-100元/年。收费至2003年6月30日。2009年,主管当局再次报告称,收取排污费是可能的。但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改成品油费为税费等,迟迟未能实施。这时候,征收汽车排污费的风又复活了,似乎离登陆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车主:汽车保养负担太重

“又要付钱了?每次付钱都是受伤。”说到汽车排污费,住在南海的阿婷无奈:“我买的车才10万左右,但是这个时候收费项目多种多样。仔细算了一下,油价越来越贵了。这两年佛山的停车费也涨了。再加上车船税的调整,还有过路费,过桥费,年检费。这样,每年的用车费用需要3-4万元,比买车贵多了。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养车负担太重。无论汽车排污费能否征收,都可能存在拥堵费、成品油消费税等。总之养车难!”在禅城工作的赵先生告诉编辑。至于征收排污费,很多车主关心的是“政策是否公平”、“政策能否有效控制污染”。赵先生告诉编辑:“收费对我们普通工薪阶层的影响很大,但对一些公务车和豪车的影响有限。从污染控制的角度来看,很难保证车辆数量是否能够得到控制。”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行业:“一刀切”的收费是不公平的

“如果是以置换的方式征收,那就不公平了。”专业人士何魏武认为:“两个人驾驶同一款车型,采用率不同,污水排放量也不同。同类混合动力汽车的尾气排放比同等排量的传统汽车低很多,完全按照排量来收集是不合理的。”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应该采取税收激励措施控制汽车污染,即对购买小排量汽车的人给予减税甚至免税和免费政策,鼓励人们购买节能环保汽车和小排量汽车,而不是动脑子加税加费,随意采取惩罚性的税费措施。

车商:希望小排量车能流行起来

「虽然公众对是否征收排污费有不同意见,但加快汽车公司减少排放和提升技术以达致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如果征收排污费,将淘汰技术陈旧、污染大的小排量汽车。而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会有更好的市场。”上海大众斯柯达佛山华英4s店总经理李静香告诉编辑:“2012年以来,汽车市场一直疲软。如果征收排污费,将再次打击消费者买车的热情。但如果按排量征收排污费,会有消费者放弃。选择大排量suv是为了转小排量车,所以小排量车有望顺势而为;油价飙升也使得小排量汽车,尤其是小排量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T’型会凭借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近日,由于消费税等政策的实施,汽配网获悉,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出现下行位移迹象。过去进口车排量在3.0升以上,但2011年进口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排量在3.0升以下的车比例缓慢上升,超过40%。未来排量在3.0升以下的豪华进口车比例将继续增长。

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受政策影响,德国三大豪车品牌,日本雷克萨斯,英国菲尼迪,都竞相推出排量在3.0升以下的车型,销量高,几乎占品牌销量的三分之一。同样,小排量升级的趋势也席卷了自主品牌。2012年,比亚迪、中华、长城等自主品牌都推出了带“T”的小排量车。可以预见,技术含量将成为小排量汽车成功的关键。

上一篇: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审议通过

下一篇:东盟国家希望与中国加强工程机械产业合作


标题:汽车排污费风声又起 车主称养车负担过重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68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