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7-26 00:53:01 阅读:

本篇文章2173字,读完约5分钟

萨德尔事件对中国韩国汽车的负面影响正在迅速发酵,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法国汽车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在中国市场的这一角色。蓬勃发展的自有品牌汽车正在吞噬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

现在,自主品牌的质量与韩国汽车相当,我认为明年与日本汽车的差距将会缩小。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随着自主品牌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自主品牌作为购车的首选,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尤其是韩国汽车。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事实上,从近年来各大部门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正在突飞猛进,市场份额日益增加。相反,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正逐渐显示出疲态,它们的市场份额也在下降。从自主品牌宣布的战略和新产品发布可以看出,2017年自主品牌攻势依然十分激烈,而韩国车和法国车一季度遭受重创。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已经经历了销售下滑的韩国汽车再次遭遇冷遇,而神龙汽车因销售低迷导致部分员工休假。三者之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权衡过程中,自主品牌与韩国车和法国车的市场份额,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韩国法律体系

它曾经很美

虽然近年来韩国车和法国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有点疲软,但与韩国车和法国车一样,它们在全球市场上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在中国,韩国车和法国车都有自己的风光时刻。早在2009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就曾达到57万辆,同比增长94%,是当时国内合资汽车公司销量增幅最大的一次。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北京现代明确了自己的产品定位,注重差异化营销方式,如粤东全面占领一、二线市场,而伊兰特则专注于二、三线市场。另一家韩国合资汽车公司东风大岳起亚在2014年成功超越63万辆的业务计划目标,实现销售64.6万辆。到2016年,年销售额仅略微增长了5.5%。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法国汽车的发展年主要集中在2009年,神龙汽车实现了52%的同比增长,年销量达到27万辆。神龙汽车的四个主要车型东风雪铁龙世嘉、新爱丽舍、东风标致307和207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新爱丽舍直接创下了当时神龙汽车单款车型的最高年度销售记录,世嘉系列也在不断刷新其单款车型的月度销售记录。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总体而言,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凭借各自的产品优势,已经得到了中国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独立快速崛起

正在全面赶上

在河东和河西三十年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没有一个企业能保证它会永远持续下去。曾经美丽的韩国车和法国车开始走上不归路,这不仅与它们自身的发展有关,也与它们自身品牌的迅速崛起分不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总销量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3.2%,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长安和长城这两家独立品牌的汽车公司,已经成功地进入了年销售数百万辆汽车的俱乐部,吉利、广汽客车、SAIC客车和奇瑞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不仅如此,2016年,自有品牌完全名利双收,盈利能力也明显提高。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的净利润成功突破100亿元,增长最快的汽车吉利汽车的净利润翻了一番。由此可见,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不是单个企业的崛起,而是自主品牌整体实力的提高。这种强劲的上升势头彻底打乱了合资汽车企业的好日子。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另一方面,2016年韩国车和法国车的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其中,北京现代的年销售额增长了7.5%,而东风大岳起亚实现了5.5%的同比增长。标致雪铁龙集团和东风汽车合资企业的销量下降了15%,长安psa的销量也下降了34%。

然而,记者发现,自主品牌的整体崛起以及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的衰落都不是偶然事件。自2015年以来,自主品牌与韩国和法国品牌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韩国和法国汽车的市场份额开始下降。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韩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5个百分点,法国品牌下降了0.25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上升了2.74个百分点。2015年,它几乎成了一个转折点。在自主品牌迅速发展的同时,它们开始蚕食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的市场份额。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从2015年的转折点到目前的差异化态势,在自主品牌的强势赶超中,韩国车和法国车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已经遇到了空.的挑战再加上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已经如履薄冰的韩国汽车更加糟糕。

汽车行业专家严京辉告诉记者,日本汽车几年前就受到了影响,这为韩国汽车提供了良好的空增长空间。此外,韩国汽车因其高性价比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自2014年底以来,日本汽车开始复苏。在这种权衡的影响下,韩国汽车的优势很难再凸显出来。此外,随着自主品牌的出现,韩国汽车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至于法国车,严京辉认为法国车的市场份额不大,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所以法国车的情况也令人担忧。

未来,如果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不在产品上进行有效的调整,它们与自己品牌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suv细分市场,韩国车和法国车没有占据突出优势,产品的迭代更新缓慢。然而,以suv起家并逐渐大幅度抢占市场份额的自有品牌,不仅进一步推进了suv产品的布局,也将产品渗透到合资品牌长期垄断的汽车市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如果韩国汽车和法国汽车不能有效应对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它们的市场份额将被进一步吞噬。

上一篇:警惕中国品牌新一轮大跃进

下一篇:汽车众筹或昙花一现


标题:自主品牌全面赶超韩法系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3097.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