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知识】古代KM175主动变速箱变矩器脱出毛病消除
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一辆韩国1995款索纳塔轿车,配备km175系列变速箱。此车里程已超过30万km,活动器已大修,主动变速器也因油底壳碰撞漏油而大修。最近挂了R挡以后,走路都要猛踩油门。再次检查主动齿轮箱是否损坏。更换磨损的扩散器后,确认变矩器也受到损坏。更换一个创新的液力变矩器,改装后所有驾驶畸形。但是,三个月后,它表现出了强劲的驾驶状态。经复查,诊断为主动变速器故障,主动变速器输出功率不足。【/br/】把主动变速箱吊下来后,发明了活动机曲轴飞轮连接一个类似变矩器三角形形状的柔性板,所有柔性板在牢固的螺丝孔(共3个)处断裂,变矩器与飞轮同步散开扭转。能量被阻隔,传输动力自然输出。更换柔性板,从新安装的设备上总线。经过一个多月的非正常行驶,车辆再次“蹲伏”在高速公路上!
把车拖回修理厂,把变速箱拆下来复查,新发明更换的柔性板都在螺丝孔处断了!仔细检查,幸运的是,没有损坏主动变速器油泵和其他部件。为什么是柔性板损坏断裂,液力变矩器散落?
仔细检查变矩器后,发现伸入飞轮曲轴后端的轴颈没有异常磨损痕迹。用游标卡尺测量变矩器前轴直径,发现其椭圆度接近0.12mm,因为曲轴后端内表面有衬套(变矩器前轴头与之共用),测得的衬套内径也有较深的磨痕,不圆度达0.35 mm,另外, 活动器飞轮壳和齿轮箱壳的连接螺孔处应有两个内径为12mm的定位销套(对角插入)。 这个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发明了,怀疑就是这两个要素形成的。所以采用以下方法:
1。用新车做标准螺孔的定位销套;2.从广信打磨变矩器头部轴颈(朝向活动器)进行精加工;3.重新加工一个铜曲轴后端衬套,内孔与变矩器前端轴颈的常用间隙约为0.03 ~ 0.07mm;4.更换新的柔性板;5.重新安装齿轮箱时,用平均力拧紧飞轮壳螺钉。试运行回来后,会有专人重新拧紧,复查。
所有的拆卸都是根据技能要求的。开了近3个月,这辆车所有的畸形和故障都消除了。【/br/】此事告诫我们,在拆卸调试主动变速箱(尤其是老款)时,不能只关注其电控系统、液压元件、施力机构的外观质量检查。内部连接零件的尺寸、精度、间隙等常见做法在机审中被忽略,这是保证主动变速箱维修质量的最重要条件。检查主动变速箱内部做法主要有五点:
1。液力变矩器看其表面形状是否明显变形,壳体表面颜色是否变蓝变色,平衡铁片是否散落;
2。连接柔性板端面的圆跳动应大于0.20mm;
3。间接驱动变矩器驱动轮毂的径向圆跳动大于0.30毫米;;
4。直驱变速箱输入轴径向圆跳动大于0.30mm;
5。齿轮油泵齿隙的应用极限为0.30毫米
下一篇:【检修知识】切诺基4.0L喷油嘴梗塞发生进气歧管回火毛病
标题:【检修知识】古代KM175主动变速箱变矩器脱出毛病消除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21468.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