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车市双节提速 “金九银十”成色足
本篇文章952字,读完约2分钟
10月4日晚7点,沈阳铁西区北二路的一家马自达4s店依然灯火通明,一对年轻情侣正在认真讨论买红色还是银色的马自达6轿车。
“整个十一黄金周,进店率是平时的两三倍,交的押金比平时多很多。”这家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编辑。
增加优惠待遇是成交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4s店集中的北二路,编辑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打折的横幅,动辄上万元的店内广告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一个准备买车的消费者告诉编辑,他连续去过通用、丰田、大众等4s店,几乎都有10%左右的折扣,前所未有。
据编者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沈阳各品牌汽车经销商的生意都比平时好。在已经下单的车型中,10万左右的经济型车占比较大,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的交易量与合资品牌几乎持平。
与沈阳、Xi长安汽车市场类似,据汽配网消息,Xi长安汽车市场在刚刚结束的长假期间也非常繁忙,很多商家打出“打折”的招牌来吸引顾客。一位自有品牌汽车经销商在电话中告诉编辑,十一五期间可销售约20辆汽车,比2011年好得多。

其实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市场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升温,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牌照限制后,这几个二三线城市的汽车销量增速再次加快。
这位编辑之前在采访多家汽车企业经理时被告知,在汽车市场“微增长”的情况下,很多汽车企业未能实现销售目标,面对一线城市的牌照限制等不利因素,企业正在从管理和营销上调整战略,积极应对,积极开发二、三、甚至四、五线市场是首选。

因此,当汽车企业将重心转移到二三线市场时,道路资源不足的欠发达城市在加速走向汽车社会的同时,也感染了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等“大城市病”。
在沈阳、南京、郑州、成都等城市,日均新增机动车约800辆,几乎与北京持平。更加脆弱的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加上机动车的激增,直接导致道路拥堵。
一位沈阳市民告诉编辑,几年前打车20分钟到单位,走一个小时。
“一线城市市场每年减少2到3个百分点,三线市场每年增长2到3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国三线城市的汽车总量将占中国份额的55%左右。”许昌明说。
针对二三线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大城市病”,徐长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不应该出台相关的汽车消费鼓励政策,而应该着眼于汽车消费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尽快改善县级道路和农村道路,否则将难以支撑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标题:二三线车市双节提速 “金九银十”成色足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66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