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知识】蓄电池的毛病诊断与消除
本篇文章1386字,读完约3分钟
故障:如果电池长期欠电或放电后长时间放置,极板上会逐渐形成一层白色粗粒硫酸铅。这种物质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很难溶解还原。同时,这种物质堵塞了极板的孔隙,阻碍了电解液的渗入,导致容量下降,内阻增大,启动和充电性能明显下降。充电时,充电电压和电解液温度会异常升高,过早出现气泡,但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会缓慢增加。放电时,电压迅速下降。
主要原因:硫酸铅从电解液中析出,硫化了因长期存放而充电不足的电池的极板;电池内电解液液位过低,导致极板上部氧化,造成局部硫化;电解液的相对密度过高或电解液不纯,温度变化剧烈等。也会促进硫化的形成。
故障排除:对硫化不严重的蓄电池,可采用脱硫充电法进行充电;比如快速充电/充电1/对消除硫化作用明显。严重时,将电池内电解液全部倒出,注入蒸馏水,清洗几次,再加入蒸馏水,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mm。按照电池型号规定的初始充电周期的1/4电流充电。当相对密度上升到1.15时,需要重新注入相对密度为1.05的蒸馏水或电解液,重新充电。重复多次,直到电解质的相对密度不再增加。最后,倒出所有的电解液,换成规定值的电解液。按照正常的充电方法,将蓄电池充满电后再使用。必要时拆下极板,除去极板上的霜,用蒸馏水冲洗极板和隔板,放入蓄电池中,再按上述方法处理。
2。自放电
故障:蓄电池放置几天后,在空载的情况下,存储容量下降,甚至没电。
主要原因:电解液中含有太多杂质(如铜、铁等。),电解液相对密度过高或电池外部不干净。如果电解液洒在盖上,正负极柱之间的泄漏会导致电池自动放电。
故障排除:配制电解液时,必须使用蓄电池专用的硫酸和蒸馏水,绝对不能使用工业硫酸或自来水。配制电解液所用的器具必须是耐酸材料,配制好的电解液必须保管好,防止脏物从人身上掉落;将电池加注孔盖紧,避免杂质掉入;用清水冲洗电池盖上的酸泥等污垢,并保持干燥。
对于自放电严重的电池,可以完全放电或过放电。极板上的杂质进入电解液后,将电解液全部倒出,将蒸馏水注入电池,清洗几次,最后加入新电解液,重新充电。
3。板的大量活性材料脱落
故障:活性物质主要是指极板上二氧化铅的脱落。充电时,电解液中的棕色物质从底部上升到表面。
主要原因:大电流过充。过充会引起水电解,产生大量氢气和氧气。当氢气从负极板的孔隙中冲出时,活性物质就会脱落。电解液相对密度过高,低温大电流放电会加速活性物质的脱落。
故障排除:电池过放电后,倒出电解液,向电池中倒入蒸馏水,清洗几次,然后加入电解液,重新充电。如果发现电解液呈深棕色,说明沉淀物过多,应更换电极片。
4。内部短路
故障:电池组开路端电压过低,起动机无法运行,或起动时电压迅速下降;充电时,某电池的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缓慢,产生的气泡很少,温度上升很快,电压很低或为零。
主要原因:极板局部起拱、隔板破损、极板内活性物质沉积过多都会造成极板短路。
排除故障:找出短路或有故障的电池,烫好电池的密封胶,锯掉电池两端的连接片,取出电池的极板组。根据情况,校正极板的拱度,或更换新的极板组。然后再放入电池中,将锯好的连接条焊接好,封好口后,将修复好的电池单独充电。最后,给整个电池组充电,调整每个电池的电解液相对密度。
5。蓄电池放电消除程序
请参见表1了解电池放电消除程序。
测试条件:电池工作正常。
原因:触点腐蚀或污染、电线划伤、电池组件内部短路。
下一篇:【检修知识】汽车电系毛病探析
标题:【检修知识】蓄电池的毛病诊断与消除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2493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