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7-23 08:18:02 阅读:

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众多玩家和资本的进入,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将何去何从,谁将胜出?

近日,苏宁汽车与陶琪互联网签署了全面框架合作协议,苏宁全面增加了在汽车金融市场的布局。双方还达成了每年销售超过10万辆汽车的年度销售目标。在汽车金融领域,一个新的参与者已经进入。

苏宁进入汽车金融并不奇怪。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汽车金融领域,带动了互联网汽车金融业务,成为行业内的又一热点。

随着众多玩家和资本的进入,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将何去何从,谁将胜出?

汽车金融研究所于12月26日发布了最新的汽车金融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经过五年多的探索,竞争的主战场已经逐渐从最初的网上平台转移到线下渠道的建设和竞争。这是汽车金融交易平台取胜的唯一途径。

汽车金融的轻资产模式正走向死胡同

用贷款买车,首要需求是买车。最早的互联网汽车金融是从汽车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而来的,它发挥了汽车电子商务的交易和支付手段的作用。自2014年以来,基于在线交通优势,汽车家庭和电子汽车都开始了汽车电子商务业务。然而,无论是电子商务平台自带库存,还是协助4s店的汽车离线交易,在交易场景中都依赖于4s店的离线渠道。电子商务平台没有自己可以控制的线下渠道,也没有可盈利的额外商业价值,这使得业务难以维持。2017年,汽车家庭和易车的汽车电子商务模式被削弱和暂停。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阿里汽车推出了另一种形式的尝试,通过建立一个在线金融平台,实现汽车金融交易和推出汽车二次贷款业务。阿里希望出口蚂蚁金服的大数据风险控制能力,但被批准的用户是由合作金融机构出借的,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另外,阿里的线下控制能力很弱,很多4s店表面上宣传阿里合作的厂家的金融产品,实际上却推荐他们合作的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最终,这种模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变得消极和沉重,新世界出现了

随着网上汽车交易和金融玩家的业务调整,如汽车家园,易车,阿里汽车等。一个新的汽车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萌芽和成长。宜信金融、美利金融、达索汽车、心有等。是新一代玩家的典型代表。自诞生以来,他们已经深入到真实的交易场景,开始建立自己的渠道,增加线下布局和人员负荷阶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益新依托母公司换车,专注于汽车金融业务,不断拓展线下布局。2017年5月,它收购了坎彻。并通过线下观察和金融服务深入到线下交易商的交易中。目前,宜欣已经在二线和三线城市设立了线下体验店,而二线城市则通过sp进行了展示。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从2015年开始,美利金融开始铺设线下渠道,建立自营汽车金融业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汽车贷款服务。目前,美利通过自营和渠道从事展览业,为交易提供销售咨询服务,积累风险控制、产品和销售团队的资源和经验。

心有通过广泛铺设汽车收藏、汽车商店和线下服务,以及对团队的关怀,形成了迄今为止最丰富的线下渠道形式。然而,效果需要改进。大搜索车采用了加入的形式,但门槛更高。

所有的轻公司将来都会做重活,他们必须做重活。只有做繁重的工作,我们才能有效地抵制巨人的进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大。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表示,行业交易平台不再受匹配和流量的限制,他们非常清楚,要想做大,就必须建立一个闭环,参与更多的交易环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实现更多的利润。

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事实证明,基于互联网的汽车交易和金融是大势所趋。率先者占据了行业布局的制高点。渠道和人员的整合、管理和效率的提高将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

线下扩张、渠道维护,甚至物流和仓储的建设都是脏活。一旦开放,就相当于开放了新零售所依赖的所有环节。汽车流通、汽车消费、汽车服务甚至汽车生产都会带来新的价值体验。一位负责汽车金融平台的人士表示。

上一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暨信用汽修启动

下一篇:融金所张东波:汽车金融突破口——供应链金融


标题:汽车金融轻资产模式穷途,负“重”而行方见未来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2042.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