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车展零部件馆看中国汽车工业差距
本篇文章719字,读完约2分钟
2012年的上海车展依旧喧嚣华丽。无论是高价豪车还是美女都是抢眼的工具。难怪周六访客人数超过15万,排队进入只需要一个小时。n5豪车厅和e6、e7等热门场馆人满为患。
但是相对于车展的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我觉得人烟稀少的零件展厅w4和w5是不容错过的。毕竟任何车展都少不了香车之美,但2012上海车展却很少有零部件厂商云集。以abs、esp等电子设备闻名的博世、专门做汽车座椅的博泽、ZF、爱信、博格华纳、伊顿、江森自控、大陆、蒂森克虏伯、德尔福、霍尼韦尔、佛吉亚、达纳、trw、阿文美驰,这些著名的零部件巨头都出席了。可以说,这些企业虽然不直接造车,但是没有一个汽车厂商离不开他们的产品。借用爱信展台上的一则广告,是“也许你不认识我,但你离不开我”。
可惜在全球这些零部件巨头中,我们中国企业如果晨星的话是很少的,只有快运、京西重工等少数公司出现。乍一看,这显然与我们每年1800万辆的产销量和世界第一的宝座格格不入。事实上,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如此明显。因为汽车工业的水平是由零部件的水平决定的,高层建筑只能是一夜之间的神话,金字塔是用巨大的石头建造的。纵观跨国汽车公司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丰田背后的爱信,还是通用的德尔福,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说过:没有台阶的堆积,就没有距离;不积小流,成不了河。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总是期待一段很长的距离。从2009、2010年蝉联全世界第一的宝座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言论就甚嚣尘上,而事实上呢,除了1800万的产销量外,值得我们骄傲的又有多少呢?从本届上海车展的w4、w5展馆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走完了第一步。
标题:从上海车展零部件馆看中国汽车工业差距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8213.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