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来源:网络转载 2020-10-05 14:53:07 阅读:

本篇文章1933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冷热不均的两难境地。冷的是市场和技术突破能力,热的是政策支持和投入。4月,杭州中泰纯电动出租车在街头自燃,暴露出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缺陷。

一辆以上的电动汽车着火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次笼罩着中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空:当中国和外国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克服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时,中国打算限制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在中外合资企业中的持股上限,而美国立法者则指责中国对电动汽车设置进入壁垒,并鼓励美国政府进行干预。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消费市场叫好,但贸易战已经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可谓虚火正旺,阴阳不协调,亟待补充。

中美新能源汽车行业弥漫着无形的烟雾。双方的热点是仍处于发展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目前,两名美国参议员对中国关于电动汽车的技术法规提出质疑。卡尔·莱文和黛比·斯塔比诺(Debbie Stabino)敦促美国政府干预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法规,这将阻碍美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两位参议员说,“条例将要求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的汽车公司达到“掌握”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水平。中国可能要求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专业人士认为,这可能会引发第二次中外汽车零部件政策的贸易保护战。因为中国当局对增加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控制感兴趣。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修订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外资(持股)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中的比例不超过50%。”这也是中国当局首次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的股份比例。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跨国汽车公司如坐针毡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昨天,德尔福中国高管告诉编辑,“德尔福非常重视这项政策,并期望这项政策最终能使年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一位资深中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看到后,态度完全不同。他很快将这篇文章转发给同行,感叹道:“这是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地方,更像是限制,否则怎么会有50%的股份比例呢?”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高层的关注点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必须本地化和联合投资,否则可能很难获得项目。

这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一位中国高管表示:“如果一家汽车制造商想推出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能需要进行自检或向主管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比如关键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
假如没达到,可能项目不能获批。”他并发问:“征求意见稿几乎一网打尽了新能源汽车重点零部件领域,这是否表明着所有相关重点零部件都一定达到国产化?”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第二个问题是征求意见稿一旦通过,是否会有追溯效力。比如政策出台前成立的合资汽配公司是否需要根据新政策重新分配股权比例。一家欧洲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中国经理想知道:“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一些零部件既可用于传统汽车,也可用于新能源汽车。比如怠速启停系统在国内已经达到量产。以后需要根据新政策调整股票比例吗?”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天赋最重要

是什么让中国当局念咒?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会有什么影响?

编辑从天津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了解到,推出新政是为了抢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也是因为不愿意重蹈中国传统汽车产业发展的覆辙。

在引进外资发展中国传统汽车工业时,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受到了批评。正是因为只规定了车辆合资企业的股份比例,没有对汽车零部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作出规定,所以中国还没有掌握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动力总成技术。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副秘书长雷洛说:“新能源汽车技术不能再由外资控制了。”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在这一点上,上述在华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都认同,但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同于传统汽车。第一,与传统汽车领域不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还处于开发或投资的初级阶段,需要的投资大,等待时间长。该编辑表示,虽然一些外国公司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关键技术,但中国合作伙伴无意参与投资。以锂电池项目投资为例,低至几十亿元,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实现商业化;第二,如果征求意见稿通过,跨国汽车公司将重新考虑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排除向新加坡等国转移的可能性。比如新加坡工程师去美国培训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新加坡政府会补贴一半费用。此时,德尔福在新加坡有60多个新能源汽车团队。

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专业人士说:“新加坡很聪明。相对于限制合资股份比例,人才最重要。毕竟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不断发展。外资在中国培养了一批从事新能源汽车的中国人才,这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资产。”

上述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中国高管有些怨恨地表示:“如果我们对合资公司没有控制权,我们将如何确保自己的利益?如何保证引进的先进技术不被落下?毕竟这些技术是我们多年的巨额投资收益。”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供应紧张 日系车遭遇复产危机

下一篇:车贷利率“悄悄上涨”最高上浮了30%


标题:新能源汽车虚火未消 零部件新政战火又起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819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