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
本篇文章964字,读完约2分钟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体状况与趋势,以及怎样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编辑近期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王晓明。
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科研开发、示范项目和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王小明认为,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取得了长期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在电动汽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技术不成熟、可靠性和耐久性不足、规模小、成本高、社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这种形势下,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相关政策的大力加快。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了对生产和消费者的预测,激发了各种主体的积极性。
最后,王小明强调,在制定和实施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电动汽车大规模替代传统汽柴油汽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一方面要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化,编辑进口汽车零部件网络,抢占世界竞争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不要急功近利。在长期的技术改造中,我们应该鼓励替代燃料的发展,并加强传统汽车的燃油效率标准。第二,在市场准入方面,要放宽准入标准,强化技术门槛。一般来说,当行业发生颠覆性技术创新时,行业内的企业会因为对技术路径的依赖和高转换成本而本能地犹豫观望。而新进入者更愿意挑战难度更大、风险更大的新技术、新产品,成为加速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在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准入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的差异,放宽准入门槛,重视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为防止“一哄而起,良莠不齐”的问题,此时应加快制定最需要的标准和技术法规,尽快制定出整车和电动车零部件、安全检测、充电设施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体系。第三,支持建立开放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我国企业技术基础薄弱,规模相对较小,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电动汽车战略联盟,形成合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世界性合作,吸收世界汽车工业的先进科技成果,努力寻找自主创新的开放之路。
标题: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867.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