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连滑三年本田在中国市场遇麻烦
本篇文章1698字,读完约4分钟
2日,本田汽车宣布,由于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可能在碰撞增压后发生爆炸,全球将召回其304,035辆汽车,包括雅阁、思域和奥德赛。此次召回是2008年发现安全气囊问题后的最新一次召回。此时,估计本田汽车公司因这个问题在全球召回的汽车数量约为200万辆。
其实汽配网了解到,这并不是本田遇到的最大麻烦。从2008年开始,本田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份额一路下滑,这是本田最想处理的紧迫问题。
但是本田有点害人。2012年我想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的时候,被日本地震、泰国水灾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打击,进一步拉大了本田与中国市场竞争对手的距离。
本田中国总经理仓世成先生在广州车展上对中国商报说,中国市场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本田不再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但本田不打算改变个性,会坚持高品质的产品路线。那么,坚持个性的本田能否在保持鲜明特色的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
本田的麻烦
曾经在中国市场创造辉煌的本田汽车,以2008年为分界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从2008年开始,本田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
2008年金融危机后,本田误判了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导致本田未能分享前两年中国市场的高增长。2012年,想要发力的本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遭遇了时间流逝的劣势。
据仓植介绍,2012年本田在中国的产销量基本能达到2011年的水平,约65万辆。2007年,本田中国售出40万辆。换句话说,本田中国四年销量只增加了20多万辆。根据2007年不到900万的进口汽车零部件网络,到2011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在三年内翻了一番多。
自2008年以来,本田的低速导致本田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从2007年的7%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5%以下。
本田一直坚持精品战略,一种产品覆盖一个关键的细分市场。然而,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的区域分布和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田的精品战略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
自2008年以来,除雅阁和cr-v[概览图片论坛]外,其他车型均被竞争对手超越。以前无论是飞度[概览图片论坛]、奥德赛还是思域,都排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前列。
为此,本田不仅要反思精品战略,更要反思自己把握中国市场的能力。本田部门的人曾向编辑们表示,本田自5年前本田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引领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营销创新,但自此以后,它变得越来越保守和僵化,一直在吃着老本,慢慢被同行甩在后面。
课外班
面对中国市场的衰落,本田从2011年开始悄然改变。这个变化围绕着本田的国产化,这是以前中国最缺乏的。
本田在中国的变化具体包括:新成立的研发和商品企划部,进一步加强以中国为一级市场的车型研发,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加强国内零部件的采购功能,并应用到世界其他地区,努力实现环保技术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与研究一体化。
但本田中国不会放弃一贯的精品战略,只会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开发出更本土化的车型。
在本土化方面,相比大众、通用、日产等跨国汽车公司,本田此时所做的只是补课。为了赶上这些先行者,本田显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合资企业是本田中国的一个选择。2008年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概念车”后,东风本田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基于第八代思域的自主品牌思明,明年将上市。
从明年到2013年,本田将迎来新一轮的产品升级高潮,包括cr-v、雅阁、飞度,依次迎来下一代车型。
仓石城表示,明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能不会达到近两三年的快速增长趋势,但他个人认为整体市场增长应该达到8%~10%。本田中国预计实现15%以上的增长率,两年加起来基本可以实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率。
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改进中,第一个成就是生产能力的提高。广本于2012年10月完成生产扩张计划,将从36万辆增加到48万辆。明年东本第二工厂一期工程完工后,2013年将达到34万辆和36万辆。接下来,东本的产能将再增加12万辆。这样,两家合资企业的产能将在2014年左右达到96万辆。
对于本田来说,产品的引进和产能的提高都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如何找到之前对中国市场的把握和解读。
标题:市场份额连滑三年本田在中国市场遇麻烦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547.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