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德:康明斯的成功在于战略伙伴的成功选择
本篇文章1492字,读完约4分钟
要让一场聚焦新能源技术的演讲吸引所有听众的眼球并不容易,尤其是考虑到演讲者是美国人,这更具挑战性。
但康明斯中国区总裁史蒂夫查普曼无论如何还是做到了。他用流利的中文向数百名观众做了自我介绍:“曹思德,这是我20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因为我想像张赛德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和客户服务。”
事实上,对于每一位来到中国的康明斯高管来说,首先要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这家拥有丰富国际开发经验的发动机制造商,以其高度本地化的开发,从不愿意错过任何机会,中国也是如此。
几个月前,与中国最大的轻型卡车制造商北汽福田公司合资的福田康明斯正式投产。此后,康明斯在中国重型、中型和轻型卡车市场的战略布局已经完成。虽然时间紧迫,但业内人士对福田康明斯项目非常乐观,认为它将成为继东风康明斯之后康明斯在中国的又一成功范例,抓住中国轻卡市场爆发的机遇。
“是的,我们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尤其是在中国。尽管康明斯也遭遇了全球经济衰退,其全球业务受到了影响,但事实证明,中国市场是最健康的。”曹思德这样告诉记者。
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
“中国是康明斯全球第二大市场。2008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业绩超过23亿美元,美国排名第一。"
对此,曹思德将这归功于合作伙伴选择的成功。“很少有公司成功地选择了合作伙伴。我们与所有合资伙伴地位平等,康明斯和中国都持有50%的股份。我们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虽然我的合作伙伴不生产发动机,但它们和我们的发动机一样有价值。”曹思德表示:“康明斯非常重视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我们会非常仔细地考虑,并考虑我们的长远发展。”
康明斯是首批在中国本土生产柴油发动机的西方公司之一。1981年,重庆发动机厂开始许可康明斯发动机生产。1995年,康明斯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发动机厂。截至目前,康明斯在中国拥有26家机构,包括15家独资和合资企业。
这种慷慨而长远的战略眼光也使康明斯在中国获得了一系列坚实而强大的盟友:东风汽车、陕西汽车集团和北汽福田,它们都是行业的领导者。今天,康明斯的18个发动机系列中有11个已经在中国本土生产,在发动机市场竞争激烈的中国,康明斯的地位牢不可破。
“成功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是我在中国做过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挑战者和被挑战者之间的战争使得健康的市场总是充满了火药。康明斯在中国总是扮演后者的角色。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发动机市场,尤其是卡车发动机市场,充满了英雄。柴蔚、玉柴、洗柴是三根“柴”,上柴、依维柯、朝柴在等待机会。
“我非常尊重我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正是面对这些优秀的竞争对手,我们才有更大的生命力在生成。”这是曹思德提到竞争对手时经常说的话。
竞争对手的实力和中国发动机市场的成熟是中国发动机市场最健康的又一有力证明。
“国内制造商对消费者需求反应迅速,比如柴蔚。当消费者对产品有疑问或需要改进服务时,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间隔内迅速回应消费者的要求。在国外,这些是不可能的。如果国外消费者有一些要求,他们必须办理很多手续。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我不尊重中国竞争对手。“曹思德先生对竞争对手的出色表现印象深刻。
竞争对手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售后服务提供商上,而且中国本土发动机企业配件的价格也是外资或合资企业无法比拟的。这为中国发动机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康明斯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零部件价格。在我看来,我们的价格与中国本土发动机企业的零部件价格不一样。中国的情况很特殊,与外国完全不同。国外的发动机零件价格很高,而中国的价格很低,但质量很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曹思德先生非常重视他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
下一篇:陈光祖:零部件的突围和复兴
标题:曹思德:康明斯的成功在于战略伙伴的成功选择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4188.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