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大众包围圈 东风标致508欲寻求突破
本篇文章1968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摆脱了零部件供应问题的标致508车型生产线又恢复了活力。这扫清了新车508上市前的最后一道障碍。最后,上市日期定在7月10日,与一汽-大众新迈腾同月上市。
作为东风标致的总经理,雷鑫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508卖好。被定位为“高端旗舰车”的508是东风标致生产的高端产品,肩负着提升标致品牌形象、贡献利润率等诸多责任。
但当东风标致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动508攻势时,市场突然变得“晴转多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周发布的1-5月中国汽车产销数据,广受青睐的中型车市场出人意料地遭遇冷遇,比例下降。在1月至5月销量最大的十大车型中,没有一款中型车入围。
更严重的是,德国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已经在中型汽车市场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刚刚在4月上市的新帕萨特、将在7月下线的新迈腾,以及大众集团的中型车产品,如新凌宇、大众cc和斯柯达豪瑞,价格都在16万至30万元之间。通过这种方式,标致508(一款欧洲车型,与大众产品风格相似)在上市前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雷鑫很清楚508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他面临的问题是,508要想成功,就必须突破群众的包围。
雷欣对这场比赛已经相当熟悉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大众和标致雪铁龙是在中国最活跃的两家欧洲汽车公司,它们作为欧洲品牌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在过去的比赛中,很明显群众占了上风。这一次,标致508能扳回一局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508的反对者中,大众不是唯一的一个,但它的风格是最接近的。
中国的中型汽车市场曾经是日本汽车市场。雅阁和凯美瑞曾经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只有大众帕萨特可以与之匹敌。随后,随着一汽-大众迈腾、上海通用新君威和新君越的重新上市,中型车市场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今年,韩国汽车公司开始发挥他们的实力,北京现代新索纳塔和东风大岳起亚k5上市,重点是设计卡。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也开始全面反击,试图通过强大的产品阵容来增加其市场份额。
东风标致508只能走与大众相似的市场路线,即利用欧洲品牌的技术优势,走欧洲精品路线。但问题是,与欧洲不同,标致没有与中国公众相似的品牌声誉。
东风标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508家潜在买家中,欧洲品牌得到了广泛认可。这群人与日本汽车的消费者非常不同。这意味着508必须在非日本品牌的买家中找到自己的受众。换句话说,大众品牌的观众应该被吸引到标致的阵营。
至于标致和大众品牌的区别,法国标致雪铁龙总部的研究结果显示,许多中国消费者认为标致品牌过于浪漫,影响了标致品牌形象。因此,法国人试图告诉中国消费者,标致品牌是“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他们在技术和质量上与德国人一样执着。
因此,东风标致对508的产品定位是“在同等水平上超越旗舰中高档轿车”,在设计风格、技术性能和驾驶享受上的卖点是“三位一体、平衡兼顾”。众所周知,虽然大众品牌在技术力量上占优势,但它的设计过于死板和模块化,而且它的底盘很结实,不够舒适。显然,与大众相比,标致508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和驾驶享受,强调平衡感。
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因为,在设计上,508的形状比较独特,尤其是尾部的形状,相当高档。然而,这种带有法国风格的设计风格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非常喜欢,要么非常不喜欢。与大众的简单风格不同,它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就舒适度而言,508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竞争力。除了底盘舒适技术,还安装了一些先进的电子舒适设备。但这取决于508上市时的价格,以及它能否让这些设备物有所值。
模式分化
除了产品本身,508最大的挑战来自品牌影响力。在中型汽车市场,品牌元素是购车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与大众相比,这是东风标致最大的缺点。
为此,标致从去年开始了一系列品牌升级活动。为配合全球“申奥变革”行动,东风标致采用了新的标志,并推出了新的品牌口号。同时,根据东风标致的预测,508的主要消费群体将在华东。因此,它为华东市场准备了一套策略,希望能逐点带动整个508市场。在销售渠道上,东风标致还针对508打造了一套全新的销售接待规格,以满足中高端用户的需求。
品牌推广不是一天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努力。但问题是市场是否会给508足够的时间。
上周,现代起亚发布了“5年10万公里”售后服务承诺,将中级车竞争引入售后服务领域;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也在讨论新帕萨特和新迈腾的技术来源,以便利用各种媒体形式。表面上看,这是兄弟之间的斗争,但实际上效果是携手并进;到今年年底,广汽丰田新凯美瑞将很快上市。凭借丰田多年来在中型汽车市场的努力,这款车应该会在市场上引起波澜。此外,天籁和雅阁等老款正在打价格战,这使得中型车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混乱。
随着508等新车型的推出,中型车市场将更加复杂,但总的趋势是,所有品牌将逐步降低价格,使中型车价格更加合理。
标题:深陷大众包围圈 东风标致508欲寻求突破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273.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