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火热 始终是掩盖不了技术缺失
本篇文章2863字,读完约7分钟
汽车产业正面临着战略转型和迎接自主创新的挑战,汽车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2015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低速增长,传统汽车市场冷飕飕的,制造商的产销量低于预期,供过于求的局面严重,经销商库存压力巨大。与此相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如火如荼,月产量超过3万辆,销售势头强劲。
2015年9月,中国生产了3.28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倍。与传统汽车市场相比,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在6月、7月和8月连续三个月大幅下降,三个月下降约25%。新能源汽车的热量没有减少,成为冷车市场的热能。今年1月至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62万辆,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冷车市场的热能
尽管收费标准和商业模式等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但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正在高速发展。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9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000辆,同比增长217%。根据比亚迪第三季度报告,该公司今年1月至9月的净利润达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04.32%。比亚迪预测,该公司2015年净利润将达到23.2亿元至25.2亿元,同比增长435.15%至481.28%。第四季度,预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继续高速增长,公共交通和特种车辆领域将有大量订单交付。本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将提升本集团的利润水平。比亚迪说。
BAIC新能源也不甘示弱。仅在10月份,它就销售了2568辆电动汽车,从今年1月到10月,它累计销售了13815辆电动汽车,这将影响全年2万辆的销售目标。目前,北汽新能源销售的车型包括e150ev、ev160、ev200、es210和王维307ev,其中ev系列车型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ev200车型仍然供不应求。
在新能源轻型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逐渐被用户认可。重庆优佳友物流有限公司一直对瑞星等新能源汽车感兴趣。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物流展览会上,它签署了一份1000辆汽车的大订单。据了解,此次主要采购了瑞航ev2、神七cng、瑞航cng、瑞航冷藏车等1000系列长安轻型车,主要用于重庆同城物流配送,解决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产业链中的相关公司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记者发现,在已披露第三季度报告的32家上市锂电池公司中,有22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受此影响,a股锂电池和储能板块整体增速接近20%,远超同期其他板块。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11月2日,在已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的73家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上市公司以及产业链中的锂电池公司中,有4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6家公司增幅超过100%。例如,聚氟乙烯、浩宁达、比亚迪、党生科技和天骐锂工业的增长率分别高达990.25%、553.36%和404%。
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他指出要加快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不足,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最后要在重点领域发布新的“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的普及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
许多汽车公司开始分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张峰5日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目前,已有数十家非汽车企业申请了资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几家有资质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许可范围。
11月6日,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固定增资通知,启动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筹资计划。
根据公告,SAIC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64亿股新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5.5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将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大规模定制、前瞻性技术与汽车联网、汽车服务与汽车金融四大项目。SAIC将把筹集到的资金的一半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
2015年曾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年,许多汽车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激增,供应短缺。与此同时,许多汽车公司筹集了巨额资金,并投入新能源项目的生产。从今年5月到7月,仅在两个月内,力帆、比亚迪、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等四家汽车公司为新能源汽车项目筹集的资金总额不超过415亿元。
5月25日,力帆宣布计划为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等产业链项目融资不超过52亿元;6月3日,比亚迪宣布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用于投资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和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7月10日,长城汽车宣布计划为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在内的五个项目筹集不超过168亿元的资金;7月22日,JAC宣布计划为三个项目筹集不超过45亿元的资金,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和核心部件。
201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了一个爆炸性的增长期。然而,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许多企业表示,由于动力电池储备不足,他们的生产能力跟不上。
能源公司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已经筹集资金来增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由于独特的电池生产技术,能源公司也掀起了制造汽车的旗帜。最近,鄯善、五龙电动车、山东泰启、BIC电池、西部资源、益威锂能、天能集团、聚氟乙烯等八家电池公司通过并购和融资进入汽车制造领域。
缺乏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掩盖不了关键技术的缺乏。目前,我国在汽车集成、轻量化、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等领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实说。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各大汽车集团尚未完全掌握乘用车平台技术、发动机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集成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开发能力。
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除了比亚迪自己的铁电池,BAIC和SAIC的电池都来自海外品牌。以BAIC为例,纯电动汽车e150和ev200的单体电池主要来自与韩国sk公司合资的北京电控爱思凯科技有限公司和与atl公司合资的北京普莱德电池有限公司。SAIC的电池也来自与美国的合资企业。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三大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占电动汽车总成本的70%以上。事实上,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不仅依赖国外电池,还依赖电机、电子控制等零部件。早在2013年,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就证实了这种情况。国内四大汽油机电控系统生产企业分别是UMC、电装、西门子vdo和德尔福万源,它们都有外资背景,产量占国内汽油机电控系统总产量的80%,而本土企业的产量不到1%。
随着新能源客车在中国的发展日益明显,新能源客车的核心技术问题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
目前,新能源客车的电池技术还很不理想。深圳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黄志强表示,以纯电动公交车为例,经过公司三年多的实践,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衰减高达30% ~ 40%。
新能源公交车的核心技术,如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在现阶段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天津公交集团总经理郭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新能源公交车电池的衰减已经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不到提高,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将会逐渐增加。
上一篇:康明斯ISF动力绿动中国邮政
标题:新能源汽车火热 始终是掩盖不了技术缺失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356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