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暗访70家汽车经销商
本篇文章790字,读完约2分钟
6月6日下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观察汽车销售超费消费情况的通知》。包括宝马、奥迪、起亚、通用、日产和荣威在内的约30家汽车经销商参加了会议。
围绕中国消费者协会2016年新增消费这一主题,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于4月28日至5月12日对汽车销售中的超值费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4s店在汽车销售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费用。
会议地点
汽车销售服务桌上通常有一打无聊的包
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汽车专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了暗访的相关情况: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统一抽调各区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上海市场选择25个主流汽车品牌,对4s店进行抽样消费检查,模拟消费者去商店购车洽谈价格环节。 比较工厂指导价与实际销售价之间的差异以及销售环节中的各种费用,包括:收费项目、收费价格范围、收费服务内容、强制收费。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暗访了70家经销商的销售和服务,发现汽车销售和服务不一致。从表面上看,服务态度是好的,流程是规范的,但对于收取一些额外服务费和服务内容的回答却相当模糊。无聊包装现象普遍,价格不透明,收费众多,服务名称不真实,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只有10个价格明显不到总调查的15%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活动对70家经销商的销售和服务情况进行了暗访。通过反馈,不难发现消费者无法通过经销商所报的裸车价格直接比较销售价格。有10家经销商能够表达自己的价格,仅占调查的14.28%,85.72%的经销商指导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消费者无法客观比较价格。绝大多数4s店的销售是完全不透明的,消费者只能在签合同时知道他们会花多少钱。
强制消费和捆绑销售的变相收费非常普遍
据了解,在实际询价过程中,只有11家4s店不收取除保险费和购置税以外的各种费用,其余59家经销商收取不同程度的费用。
下一篇:微利时代下,铝加工产业如何突围
标题:上海消保委暗访70家汽车经销商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330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