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积分制度“惹的祸”?传外国车企再度“公关”工信部
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是外资汽车企业和军事战略家的战场。至于中国政府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政策,这一具有重大风向标意义的政策也牵动着各国汽车企业的神经。在日益激烈的商业博弈下,外资企业也通过各种渠道期待更好的政策红利。
在日本媒体抱怨中国政府驱逐日本汽车公司后,最近,外国媒体透露,许多国家的汽车协会集体致信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就中国政府制定的新能源积分制度进行公关。
7月13日,路透社再次爆出消息,称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和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联合致信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希望他继续调整新能源汽车政策。
据路透社披露,该信称,几乎不可能达到政策规定的时限。如果不做出改变,大多数汽车公司将在中国市场受到伤害。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预计该政策将至少延长一年。路透社称,这封联名信于6月18日发送给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因为我们对新能源积分系统有共同的关注,所以我们联合起来。信上还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外国汽车公司在短短两个月内第二次试图组织与中国政府当局的公共关系。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能源积分系统。
2016年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企业平均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点数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关于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点数计算的规定要求年产或进口量在5万辆以上的传统乘用车企业生产或进口一定比例的新能源乘用车。规定从2018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比例分别为8%、10%和12%。2020年后的比例要求另行制定。这条规则适用于中国所有的汽车制造商。
这一迫使企业迅速扩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让一些外资汽车公司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上个月,外国媒体披露,在中德政府领导人会晤之际,德国汽车公司集体游说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希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延期推迟至2019年底,并实现电动汽车总销量8%的目标。
路透社报道称,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迪特·泽特什此前表示,中国政府同意调整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实施步伐。这一举措被视为德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保持主导地位的一大好处。
但很明显,路透社报道的传闻中的集体公共关系似乎没有实际效果。6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于6月13日发布了最新版本的《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点数并行管理办法》。
据观察,与2016年9月22日首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18年至2020年,年产或进口量在5万辆以上的传统乘用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分比例的要求保持不变,分别为8%、10%和12%。这意味着新能源点的平行管理政策将从明年开始如期实施。
同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对积分制的实施一直持严格的态度。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上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明确企业每年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求。
今年5月,在2017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阳也透露,在闭门峰会上,一些外资企业表示希望暂停相关政策。他指出,这实际上反映了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力度不够,政策制定没有错。
我认为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也将是技术创新和发展最快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欢迎世界各地从事电动汽车的人士、企业和专家前来。
当中国汽车工业步入新能源时代,失去机会的外国企业能否通过公共关系来弥补这种落后局面?值得进一步观察。
下一篇:宋DM、唐车型强势发力 比亚迪新能源勇获销量“三冠王”
标题:都是积分制度“惹的祸”?传外国车企再度“公关”工信部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2321.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