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规模化运营可期 动力锂电池最受益
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编辑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从产业链发展定位、行业标准制定、所有制规模等方面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幅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在关键元器件方面,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将取得重要进展。
据分析人士称,在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预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需求将达到97.7万辆,年均增长216%。锂电池和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动力设备,市场巨大。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大大加强
虽然市场熟悉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据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幅增加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总产量和销量,初步形成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充电设施体系和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总产销量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商业运营。
虽然具体的产销量数据还没有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组织的预测和其他工业计划中得到线索。
据平安证券预测,在新能源政策支持下,预计2010-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均需求量将达到35.2万辆,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97.7万辆,年均增长率为216%。
工信部牵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也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超过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中/重型混合动力乘用车将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据分析人士介绍,此时中国乘用车年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如果汽配网指出2020年一半的销量都是混合动力汽车,光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数量就将大大超过500万辆,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纯电动汽车。因此,可预测将来5到10年,新能源汽车将迈入快速发展期,而伴随产销量的提高,整个产业链也将被“盘活”。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心脏”,将成为工业经济效益的排头兵。
据权威人士透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将实施新能源汽车重要创新项目,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大幅提升动力电池性能,降低成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还提出,未来五年将形成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实现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构成了关键零部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分别构成3至5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到2020年,工业集中度将达到80%以上。据悉,未来10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重点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
动力电池有很多种,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铁镍电池和锂电池。专业人士表示,中国动力电池将沿着镍氢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的路线发展,而只有镍氢和磷酸锂动力电池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其成就。“此时,锂离子电池更适合用作动力电池。”一位汽车行业研究员告诉编辑,此时,国外知名汽车公司如福特、克莱斯勒、丰田等。都在努力开发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而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此外,超过80%的铅蓄电池企业因铅蓄电池制造商节能减排不达标而被关停,这也为锂电池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空间。
2012年3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9个部门联合发文,将整顿铅电池企业作为2012年专项环保行动的首要任务,要求对铅电池行业企业进行彻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全方位整治。截至1930年7月31日,中国各地对铅电池生产、组装和回收(再生铅)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被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顿405家,停产610家;生产企业252家,在建企业80家。共取缔、关闭、整顿和关闭企业1598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83%。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铅电池大换血的背景下,动力锂电池将会腾飞。中国投资咨询公司的相关分析师估计,到2012年,动力电池市场将达到700亿元左右。
标题:新能源汽车规模化运营可期 动力锂电池最受益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862.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