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巨头销售连降 油价下月或重回6元时代
本篇文章1841字,读完约5分钟
在纽约原油跌破每桶80美元的心理关口后,中国成品油市场昨日(6月25日)大幅下挫。此时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汽柴油平均批发价比6月9日调价下降了近200元/吨。
《国家商报》的编辑发现,尽管油价持续下跌,但中石化双雄旗下炼油厂和地方炼油厂的成品油库存大多处于高位或满仓状态,甚至许多地方出现了堵库存现象。两大巨头旗下销售公司的月度任务完成进度每况愈下,3月份销量持续下滑。相反,大部分地区的社会企业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
有分析师预测,如果全球油价不出意外,7月份成品油价格下调基本是个量级问题。不排除NDRC目前的价格调整可能偏向下游消费者,下调幅度可能超过530元/吨。届时,93号汽油有望跌破7元,回归6元时代。
成品油堵塞严重
卓创子对全国不同地区30多家社会经营单位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的成品油总储存量为31.5万吨,而柴油库存仅为3万吨,仅占其总储存量的9%。
卓创子分析师李冰表示,全球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和成品油价格强劲下行的预测,都在此时引发了中国成品油市场的疲软。在“买高不买低”的市场心态影响下,交易者观望,靠销售入驻。社会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大部分地区的社会单位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
这直接导致炼油厂和石化公司拥有的当地炼油厂的成品油库存很高。根据中宇资本的监测报告,中石化双雄旗下的炼油厂大多处于较高水平,甚至在满仓。两大炼油厂的生产速度比销售公司的销售速度快。虽然外部生产已经停止,但大多数地区的资源已经严重过剩。
6月底临近,中石化双雄销售公司任务不尽人意。据金银岛监测统计,截至25日,江浙沪两巨头6月份销售进度平均为70%~75%,本月距离结算还有4个工作日。两家大公司的批发价还是下降了。可能;在广东,两家公司销售任务完成率基本在50%~60%,大批量出货意愿显著。汽柴油平均下降在150元~200元/吨。
以柴油为例,昨天华东、华南、华北、西南的价格几乎飘绿,从20元到200元/吨不等。此时0#柴油价格约为7723元/吨,比6月9日7996元/吨的调价低近300元。
损耗增加,停机和维护增加
由于交货不畅,生产加工损失不断增加,石化和炼油厂的作业率越来越差,停工大修企业逐渐增加。
监测显示,6月20日,山东炼油一厂开工率为31.49%,汽配网获悉今年再创新低,较上周下降2.82%。终端需求差,市场成交低的情况下,降价促销效果不好。大修和减负荷是减少库存最直接的方法,所以作业率下降。
“没有好的信息,短期成品油市场将继续下滑,炼厂开工率将进一步下降。”李冰说。
此时,三地原油的变化率仍在进一步下降。如果三地变化率继续负向深化,估计下调幅度不会小,93号汽油有望回归6元时代。根据卓创子报道的数据模型,如果近期全球油价保持这个价格,当满足7月22个工作日时,三地原油变化率将跌破-11%,理论下调在750元~800元/吨。
进口赚钱,出口亏损
今年以来,中国成品油进出口的盈亏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定价机制不同,世界成品油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基本遵循世界原油,而中国成品油价格由政府设定在最高价格,然后销售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具体批发价格。这两种发展趋势还是有些区别的。
卓创子报道,石油产品分析师李倩告诉《国家商报》编辑,尽管4月份后中国成品油价格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全球成品油价格快速下跌,中国进口出现大幅利润;在出口方面,由于中国汽油和柴油的出厂价格只有在NDRC调整价格时才会调整,出口利润的变化与全球成品油价格的变化一致,并在4月后继续呈现亏损。
卓创子报告的监测数据显示,在进口环节,2012年1-3月中国进口成品油整体表现为亏损,4月至今天盈利;出口板块,成品油出口1-3月整体呈现盈利,4月后开始亏损。
李倩表明,中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有所落后,主要销售公司对成品油价格有很大的控制权,因此调整幅度明显小于全球成品油价格。以国家发改委最近一次下调油价为例(6月9日),全球三地油价变化率已达9%,但实际调整幅度只有6%左右。
据编辑了解,发改委此前多次表示,世界油价走低将是成品油引入新定价机制的好时机,以避免中国成品油市场动荡。根据市场预测,缩短定价周期,调整附属油品类型,引入第三方机构发布调价信息可能是改革方向,缩短调价周期将是关键。
卓创子报道,随着全球油价下行通道的形成,推出新定价机制的时机逐渐成熟。客观来说,如果出现“三连损”,应该制定新的价格调整机制,以适应石油市场的变化,避免周期长导致的价格调整不及时。
下一篇:十二五紧固件市场需求趋势探讨
标题:两巨头销售连降 油价下月或重回6元时代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942.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