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宋健谈新能源汽车发展
本篇文章849字,读完约2分钟
新能源技术革命被认为是世界各国摆脱经济低迷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政府支持和企业投资热情日益高涨。这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浪潮能给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巨大变化吗?开发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就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是工业化的最大困难。就成本而言,新能源汽车要广泛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混合动力汽车虽然节能环保,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价格甚至比同等水平的传统汽油车高出10万元左右。成本是混合动力汽车顺利实施的关键,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承担额外的节能费用。
最近,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给予每辆车5万至60万元的财政补贴,这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补贴的积极意义在于调动了市场的积极性,但最令人担心的是政府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面对迅速扩大的市场,国家财政补贴负担不起。
这项补贴没有对纯电动汽车提出技术要求,也没有规定行驶里程和最大速度,这意味着进入门槛很低,企业可以轻松钻空子,只需要拆下发动机,换上电池和电机,再增加2万元成本就可以赶上政府补贴的特快列车。
从各种技术方面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差距很大。例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一个门槛,而电动汽车主要是电池。中国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弱点是基于自动变速器的动力耦合装置,中国企业甚至不能自己做自动变速器。另外,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机的基本效率比国外差10%,这是差距。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至少是相对成本较低的最节能的解决方案。对配套设施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没有必要建充电站,只是在家里充电,或者停车场有普通的电源。
在低成本技术产业化之前,只要国家切断财政补贴,就不会有市场,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必须高于原车成本,这是无法降低的。例如,电池仍然非常昂贵,即使它们尽可能便宜;同样功率的发动机肯定比同样功率的发动机更贵,因为发动机中使用的铜和硅钢片比发动机中使用的铁和铝贵两倍以上。
上一篇:萨博中国:上海通用在就好
下一篇:长安徐留平:危机中打造自主品牌
标题:清华教授宋健谈新能源汽车发展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4281.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