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上演股权“争夺战” 增持一汽
本篇文章2766字,读完约7分钟
面对“利诱”,公众不禁“毁约”。
日前,一汽集团内部人士向《中国商报》透露,一汽集团与大众集团就重组一汽-大众合资企业股权达成协议,一汽集团将向大众转让9%的股权,从而将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从60%: 40%调整至51%: 49%。
目前,中国与外国的比例是在1991年确定的。当时,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签署协议,宣布一汽-大众正式成立。本合同有效期为25年。现在,距离合同到期还有五年,一汽-大众的股权比例即将发生变化。
根据记者通过各种渠道的采访,这件事最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公众来说,在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也将迎来一个新的话题,即如何重新平衡“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之间的关系。
股份比率变化
“考虑到大众集团的意见,大众集团和一汽集团原则上已就调整各自在一汽-大众中的股份比例达成一致。这一决定已在最近的一汽大众董事会上通过。”一汽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后,一汽-大众的外资持股比例将从40%提高到49%,中国的持股比例将从60%下降到51%。中国仍然保持其控股地位。”
据上述人士透露,股权比例调整方案已正式提交NDRC审批。但当记者要求公众(中国)进行核实时,答案仍然是“无知”。
公众寻求股权变更的最根本动机当然是为了利润最大化。
根据大众集团今年3月发布的2010年财务报告,大众集团净利润达到68.4亿欧元(约合638亿元人民币)。据记者了解,2010年,南北大众利润总额达到330亿元,其中一汽大众利润220亿元,上海大众利润120亿元。根据合资股份比例,大众集团应占利润约为148亿元。不难发现,大众集团2011年全球利润的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
南北大众对大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大众显然希望一汽大众这个“利润牛”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基于一汽-大众2010年获得的220亿元利润,如果大众将其持股比例提高到49%,增加9%的股权将直接给大众集团带来20亿元利润。这几乎相当于一汽集团旗下一汽汽车(000800.sz)和一汽李霞(000927.sz)上市公司2010年的利润总和(2010年一汽汽车净利润为18.16亿元,一汽李霞净利润为2.99亿元)。
密谋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大众汽车一直不愿意仅持有一汽-大众合资企业40%的股份。
至于大众集团当时为何接受40%的持股比例,总工会副秘书长杨再顺表示:“当时大众同意持有一汽-大众较低的股份。一方面,它不了解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一汽集团当时实力雄厚,大众集团不得不做出让步。然而,在1994年引入合资企业股份比例政策后,大众集团开始寻求增加其对一汽大众的持股。”
1994年,中国首次出台了《汽车工业发展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外商投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但同时规定合资企业中方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这意味着外资股的比例可以达到50%。因此,1995年,大众集团利用奥迪与一汽-大众达成和解,成为一汽-大众的第三方股东,明确提出将一汽-大众的持股比例改为50%: 50%,但遭到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拒绝。
大众集团没有放弃努力。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众集团开始寻求新一轮的扩股计划。自2003年起,大众集团与一汽集团开始就一汽-大众股权变更进行谈判。然而,由于2004年和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低迷,大众集团的计划投资额被迫减少,中国政府的反对态度依然坚定。因此,大众集团对一汽大众的控股再次丧失。
今年上半年,随着一汽-大众对南方工厂建设的投资,大众再次提出了提高股份比例的要求。同样,大众的请求再次遭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一汽集团的拒绝。
今天,大众集团终于迎来了最好的机会。目前,一汽集团正寻求整体上市,其整体上市平台一汽股份已于今年6月底建立。为了提高资产的说服力和扩大融资规模,一汽集团必须将一汽-大众的中国资产打包到整个上市公司中,为此,一汽集团必须获得大众集团的支持。
作为支持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一个条件,大众再次提出增加其在一汽-大众的股份比例,而为了使整体上市顺利进行,一汽集团似乎不得不“忍痛割爱”。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一汽-大众中国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并合并其收益表的门槛是一汽集团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不得低于51%。因此,大众之前实现平等持股的计划被改为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49%。
平衡拼图
目前,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已就调整股权比例达成一致,相关方案已提交NDRC等部门审批。“考虑到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和吸引大众集团的后续投资,有关部门批准调整持股比例的方案只是时间问题。”一位接近政府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一汽集团来说,如果出售9%的股份,损失将是巨大的。“为了补偿一汽,大众集团将在产品发布和上游零部件合资企业(如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股权设置方面做出让步和妥协,以弥补一汽集团在合资汽车项目中的利润损失。”上述一汽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对此,大众汽车(中国)首席执行官倪明凯最近表示:“我们与一汽集团的关系非常好,因此大众汽车多年来一直在出口新产品和新技术,并一直在投资新工厂。”
据记者了解,大众集团对一汽集团股份转让的“补偿”已经开始。7月16日,一汽大众开始在成都建设ea211发动机项目和三期汽车项目。据大众透露,两大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ea211发动机项目将以“一汽-大众子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和拆分。“以一汽-大众子公司的名义投资,是大众集团投资模式的一大进步。以前,这些零部件工厂基本上由大众集团控制。”一汽大众的一些内部人士表示。
一切似乎都进展顺利,合乎逻辑,但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在通过提高股份比例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下一步必须解决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之间的平衡。
据了解,ea211发动机项目将于未来投产,这是中国第一台批量生产的排放符合欧五标准的发动机。它结合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气门相位调节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上海大众很难不“嫉妒”一汽大众的这个项目。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大众给出了一个一致的答案:“我们目前不便就此发表意见。”
“可以肯定的是,股权结构改变后,大众在中国的业务重心将进一步向一汽倾斜,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将不断优先输送到长春。”一汽-大众的一位内部人士坚称。对此,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贾(微博)也认为:“因为一汽-大众一直有较高的盈利水平,一汽一直支持大众的一些策略(比如,大众希望南北大众的南方工厂同时落户华南,但最终只有一汽-大众实现了大众的意向,上海大众南方工厂落户江苏)。大众一直偏爱一汽-大众。至此,从奥迪落户一汽-大众开始,今天,一汽集团同意大众扩大其股份。可以想象,一汽大众在未来将得到大众集团更多的支持。”
这样,上海大众将如何平衡?这可能是检验公众(中国)的关键一步。
标题:大众上演股权“争夺战” 增持一汽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15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