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布局乘用车 北汽自主品牌困局待解
本篇文章1794字,读完约4分钟
北汽集团一直较少干预福田汽车(600166.sh)的运营,该公司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占集团年销售额的近50%。然而,当中国销量最大的商用车公司开始向乘用车市场拓展时,恰逢北汽集团推广自有品牌乘用车战略的关键时期。如何使其子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协同工作,对北汽集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转向乘用车市场
不断探索和修正产品定位和市场方向是福田汽车今年布局乘用车市场的主要任务。虽然没有设定很高的生产和销售目标,但福田汽车转型为乘用车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上周,在福田汽车“初始X”第一次全国极限控制漂移交流启动仪式后,福田汽车营销公司孟派克米德景观品牌总经理王涛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透露,福田汽车的mpv产品孟派克一直在不断调整。“调整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即技术升级和价格降低,这也将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逐步开拓mpv市场后,福田汽车今年再次调整了产品定位。福田汽车将国内mpv市场细分为三个等级。第一层是以gl8为代表的大众商用车,是价格超过18万元的顶级mpv的代表;二是13-18万元,企业和地方政府集中采购;第三个层次在9万元到13万元之间,是中小企业和下级政府采购的重点,公共业务属性弱于前两个层次。
据王涛介绍,在mpv市场上,95%的市场份额主要是公共汽车和商用车,不到5%是两用汽车。不过,福田汽车预计,到2020年,两用mpv将达到40%~50%的市场份额,而孟派克打算打开这片蓝色海洋,“只做15万元以下的市场。”王涛坦率地说。
根据福田汽车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十二五”期间,福田将使商用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同时在此期间突破乘用车市场。
目前,福田汽车的乘用车只有传奇的suv,mpv和Midi。去年,这三款车型的销量仅为13,551辆。然而,福田汽车已经开发了一条非常大的乘用车生产线,短期内将重点放在皮卡车和越野车上,未来将增加cuv、mpv、面包车和轿车。
BAIC问题
虽然北汽集团目前是福田汽车的最大股东,但北汽集团一直较少参与福田汽车的业务运营。
今年年初,福田汽车高调宣布了“2020战略”,其中提到,到2020年,将实现年生产和销售400万辆汽车,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成为世界六大汽车公司之一,届时乘用车将占总业务的38%以上。福田汽车总经理王金玉制定了“强化商用车,突破乘用车,实现全球化”的战略规划。
至于乘用车战略,福田汽车正在悄悄布局乘用车。去年年底,它投资20亿元在北京密云建立了一个多用途汽车生产厂。今年4月竣工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0万辆,生产蒙帕尔克和米迪等产品,生产的车型将于2012年进入欧美等国际市场。
此时,是北汽集团加快实施自有品牌乘用车战略的关键时期。今年年底,首款基于萨博平台的中高端自有品牌汽车将正式推出。根据北汽集团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将在九个规划平台上推出20多种全新车型,包括五个汽车平台、三个越野车平台和一个跨界车平台,涵盖从a0到C级轿车、轻型和重型越野车和跨界车等多种产品线。
北汽集团自有品牌乘用车规划中不包括福田汽车的乘用车。但事实上,福田汽车已经开发了一条庞大的乘用车产品线,上市时间几乎与北汽集团乘用车业务部门的新车规划重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汽集团与广州宝龙合作建设了北汽华南汽车生产基地和自有品牌乘用车出口基地,未来将主要生产BAIC自主品牌乘用车,如SUV、MPVs和轿车。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汽集团的子公司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资源已经在小组一级整合,但成果甚微."BAIC内部人士透露,去年福田汽车销量为70万辆,占北汽集团年销量的近一半。没有福田的支持,BAIC的销量不可能上升,所以BAIC没有过多干涉福田。
然而,这种松散的管理显然不利于北汽集团的协调发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北汽集团2011年年度管理会议上,徐和谊提到,“十二五”期间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包括“处理好集团与地方平台的关系、集团总部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事实上,由于缺乏足够的运营资金,基于萨博技术平台的BAIC自主品牌汽车下线的时间已经推迟。北汽集团迫切需要自己的品牌产品来冲击市场,目前并不担心太多成熟的产品。然而,随着各子公司产品规划的逐一实施,如何形成协同效应是BAIC未来自主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刘霞)
标题:福田布局乘用车 北汽自主品牌困局待解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05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