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车大跃进遇考 市场下滑大浪淘沙
本篇文章889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大跃进正在经受考验。
市场份额的下降表明,消费者正在远离中国自己的品牌汽车。7月份,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环比下降21.03%,仅占汽车总销量的24.59%,市场份额环比下降3.59%,同比下降1.74%,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这些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可能正在重复手机和电脑等行业的老路。当市场火爆时,蜂拥而至的自有品牌如手机和电脑在低端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原本定位于低端市场的本土品牌很快被价格更高的外国品牌所取代。
汽车市场也是如此。早期,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进入汽车行业,走低端路线,形成了自主品牌汽车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客观地说,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出现,对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推进,外资品牌汽车逐渐切入5-10万元的细分市场,过去自有品牌汽车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自主品牌在技术积累、R&D、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由于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宝马、奥迪、通用、大众等汽车公司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开发了针对性的车型。在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中,即使是被业界公认为创新能力和R&D能力最强、品牌建设最好的SAIC乘用车,也无法与这些跨国巨头相比。
因此,当市场增长放缓时,整体实力最差、品牌影响力最差的自有品牌汽车受到较大影响是正常的。
面对自有品牌汽车的市场下滑,许多业内人士希望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帮助自有品牌汽车制造商度过难关。
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只能支持垄断行业,对改变消费者行为影响不大。此外,单独支持自主品牌不符合wto精神。
此外,不管这些自主品牌的未来前景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如何,盲目支持自主品牌实质上是在鼓励落后和产业投机,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美国汽车工业诞生之初,有550多家公司,但最终只剩下三家。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还是中外合资汽车品牌,大多数都没有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可能,而区域性汽车品牌注定没有未来。
那些符合高标准的自有品牌汽车将成为品质一流的“中国汽车”的象征。优秀的自有品牌汽车也将有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能够在市场上与国外汽车品牌充分竞争。
然而,那些缺乏进取精神和发展前景的低级汽车企业,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国外品牌,都应该被市场淘汰。
标题:自主品牌车大跃进遇考 市场下滑大浪淘沙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036.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